Sunday, June 24, 2012

端午节 Dumpling Festival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英文称 Dragon Boat Festival , Dumpling Festival   Double Fifth Festival。端午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战国时代的楚国诗人屈原 ( 340BC – 278BC ) 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有另一说法是春秋时代的吴国忠臣伍子胥 ( ??? - 484BC ) 的忌日。

2009 年,端午节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起源
端午节的来历,说法众多。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纪念屈原
传说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虽终于楚怀王,却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于五月五日投阳罗江自尽。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纪念伍子胥(迎接涛神)
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

496年,闔閭與越王勾踐大戰,中箭,闔閭傷腳拇趾,傷重不治,死前囑子夫差,勿忘殺父之仇。並託伍子胥輔佐少君,封他最高爵位,稱相國公。
夫差繼位後,打败了越國,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认为应一举消灭越国,但是夫差為伯嚭所讒,不听「聯齊抗越」的主張,前484年便賜死伍子胥,贈劍令他自盡。子胥在憤恨之餘,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東城門上,親眼看著越国军队滅掉吴國。
吴王夫差极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鴟夷革裹著拋弃于錢塘江中。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尽。

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

纪念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恶日禁忌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蛇、蠍子、壁虎、蜈蚣或蜘蛛)并出。古人認為疾病是惡魔鬼神附於人體所致,故世俗要懸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以辟邪驅瘟和逢凶化吉。

龙的节日
学者闻一多 ( 1899 – 1946 ) 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或装在竹筒中,投到江裏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划着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别称
端午节的名称繁多,多达廿个,诸多传统节日之最。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

端午节 ¾“端”有“初始”之意,“端五”即“初五”。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渐渐演变成“端午”。

重午节 ¾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端阳节 ¾ 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天中节 ¾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 ¾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解粽节 ¾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 ¾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 ¾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¾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习俗

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食品。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親友之間還相互饋贈。早於東漢時,人們已習慣於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間開始吃獨具清香而消暑的粽子了;吃粽子的習俗要到晉朝初年才固定在端午節,當時民間食用的粽子是用蘆葉裹高粱米做成的。至唐,粽子已經成為節日和市場上的美味食品了。歷經多朝,粽子的風味和粽餡的種類更形多樣了,如明代有以艾葉浸米而成的「艾白粽」,清朝宮廷用奶酪浸米一夜後煮成的「奶子粽」和乾隆年間出現的「火腿粽子」,吃粽子的習俗更已遠傳日本、朝鮮和東南亞諸國。現代粽子的品種、花色都日益繁富,形狀、用料和餡類亦按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口味而有所不同。

龍舟競渡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其實中國古代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愈快愈好,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的習俗了。古代參加競渡的龍舟已很講究:船身窄而長,還有龍頭、龍尾和鱗甲等裝飾,船上結七彩,張旗傘。競渡時鑼鼓喧鬧、鞭炮齊鳴、萬人喝彩,場面極為壯觀。可見龍舟競渡其實也是驅瘟避邪的一種行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濃於悼念忠忱的愛國者。

懸掛天中五瑞。五月五日,古時亦稱惡月惡日,先秦以來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亦因古人認為疾病是惡魔鬼神附於人體所致,故世俗要懸天中五瑞以辟邪驅瘟和逢凶化吉。

石榴花的根部可驅蟲;懸於門外據說亦有驅瘟辟邪之效;菖蒲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故有蒲劍斬千邪之說;而艾草則代表百福,一種可以治療疾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使身體健康。

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把它調合在米酒中,便成了雄黃酒。因端午節臨近酷暑,各種蟲類病菌紛紛活躍起來,古人很早就認識到雄黃解毒防疫的功能,加之民間傳說《白蛇傳》裏的白蛇就是喝了雄黃酒後現出原形,所以民間都起而仿效,在端午節以菖蒲根泡雄黃酒,更會以雄黃酒給小孩擦鼻子、耳朵,或在額上寫上「王」字,據說一樣有驅毒的效能,這種風俗稱為「畫額」。

除此之外,古時沒有消毒藥水或清潔劑,人們多趁酷暑蟲疫瘟生之前,即端午節期間,於房子四周灑上雄黃酒,用以殺蟲解毒。

驅五毒。每到端午節,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即剪紙),或貼在門、窗、牆、炕上,或繫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諸毒。

諸毒避邪之物还有:艾人、艾虎、豆娘、长命缕、香包等。

掛鍾馗象在中國的江浙一帶比較普遍。鍾馗是唐代一位儒生,因貌醜被皇帝除名,鍾馗一怒之下力碰殿堂階梯而死。後鍾馗被附會成專門捉鬼的鬼王,並且成為人們在歲末時張掛的門神。由於五月瘟疫易於流行,死者眾多,人們想起專門捉鬼的鍾馗,於是就在端午節懸掛鍾馗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