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4, 2014

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



经络作用
一、沟通内外、网络全身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

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三、抗御病邪、反映病症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经络在针或灸的刺激下,可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使之向着有利于机体恢复的方向转化。经络就像是人体四通八达的网络,在正常情况下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传递信息到人体各部。当发生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衡等病症时也是通过经络将疾病的信息反映出来。针灸等治法是通过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疏通经气的传导,使机体阴阳处于平衡状态。





经络系统结构
· 经脉
一、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2、别络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
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二、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三、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四、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五、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其功能有:
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连属部,包括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一、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二、孙络
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

三、浮络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Friday, March 21, 2014

六腑


六腑之胆
  
胆主要功能:   
1、贮存和排泄胆汁,味苦,呈黄绿色,具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的作用。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贮存于胆,故称胆为“中精之府”、“清净之府”。
2、胆主决断。指胆具有判断事物,并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这一功能对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各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肝胆相互依附,互为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所以肝胆的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着精神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六腑之胃
胃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上脘、中脘、下脘,因此胃又称胃脘。胃的主要功能为:
1、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胃容纳由食管下传的食物,并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的功能,故胃有“水谷之海” 之称。
2、主通降通降,是指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下传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


六腑之小肠

小肠主要功能为:
1、主受盛、化物受盛。一是指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二是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须在小肠内停留一段时间,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
2、泌别清浊泌。一是小肠接受来自胃中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将其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其中清者经脾上输于肺,以营养全身,浊者下传于大肠;二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经气化渗入膀胱,形成尿液,故有“小肠主液”之说。


六腑之大肠
大肠的主要功能为:
1、传化糟粕。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并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故称大肠为“传导之官”


六腑之膀胱
膀胱的主要功能:
1、贮存和排泄尿液。尿液为津液所化,尿液的形成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下输于膀胱,并调节膀胱的开合,最后排出体外。


六腑之三焦
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在人体脏腑中三焦最大,有名无实,有“孤腑”之称。从部位上来划分,膈肌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膈肌以下脐以上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三焦与心包相表里。

三焦的具体功能为:
1、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化活动三焦为人体元气通行的道路。元气发源于肾,必须通过三焦输布全身,以发挥其激发、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作用,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元气是组织气化活动的原动力,而三焦通行元气又关系到全身气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2、为人体水液运行的道路是指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人体水液的代谢,虽有赖于各脏腑的共同作用来完成,但又必须以三焦水道的通畅为条件才能正常进行。若三焦水道不利,则肺、脾、肾等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难以发挥。因此,三焦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脏

五脏之心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心的功能:
1、心主血脉。
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有规律的跳动,需要三个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2、心藏神。
神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无不包含于神的范围。其三,是指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所主之神志。精气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


五脏之肺

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肺与四时之秋相应。

肺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气。
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肺主呼吸之气。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2、肺主行水。
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的疏通和调节作用。
3、肺朝百脉。
全身血脉均汇总流经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呼吸交换,因此说肺朝百脉。
4、肺主治节。
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五脏之脾

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脾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主统血。
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
2、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


五脏之肝

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主疏泄、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

肝的生理功能:
1、脾主疏泄。
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2、肝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五脏之肾

肾,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在四时与冬季相应。

肾的生理功能:
1、肾藏精。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肾中精气不仅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且还能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肾主水液。
水液是体内正常液体的总称。肾主水液,从广义来讲,是指肾为水脏,泛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作用。从狭义而言,是指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3、肾主纳气。
纳,固摄、受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

五脏六腑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与形态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指脏器中组织器官充实不外泄的实质性脏器,它们的共同功能是生成和储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功能。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藏象是指藏于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其表现于外的生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情况。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联络途径,联系各组织器官,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神为主宰。



Tuesday, March 11, 2014

妊娠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糖尿病( Diabetes )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 ( insulin ) 绝对或相对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目前糖尿病有三种类型:
1. 1型糖尿病 ( Type 1 diabetes )
2. 2型糖尿病 ( Type 2 diabetes )
3. 妊娠糖尿病  ( Gestational diabetes )


妊娠糖尿病 ( Gestational diabetes )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前没有糖尿病而在孕期出现高血糖的状态。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一般没有明显的患病症状。如果出现症状,通常是:
1.  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却减轻 -“三多一少”
2.  剧吐
3.  疲乏
4.  容易被真菌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 vulvovagina candidiasis, VVC )


妊娠糖尿病因素
常见的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因素有:
1.  超重BMI >30kg/m2,或妊娠期体重增加 >15 kg
2.  孕妇年龄 >35
3.  多囊卵巢綜合症 (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
4.  吸烟。
5.  糖尿病家族。
6.  人种因素。非洲籍,南亚籍,拉美籍,美洲原住民&太平洋岛民都是高风险群。
7.  基因。TCF7L2
8.  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
9.  曾患妊娠糖尿病,曾产巨大儿。


妊娠糖尿病筛查
1. 非负荷性血糖测试 ( non-challenge blood glucose tests )
a. 空腹血糖测试 ( fasting plasma glucose test, FPG )
b. 餐后两小时血糖测试 
            (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test, 2hPBG )
c.  随机血糖测试 ( random plasma glucose test, RPGT )
2. 负荷性葡萄糖测试筛查
       ( screening glucose challenge test, GCT )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4. 尿糖测试法 ( urinary glucose test )



妊娠糖尿病影响与危害
对孕妇的影响
1.  巨大儿 ( macrosomia ) >4kg -导致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几率增高、产程延长、产后出血。
2.  先兆子痫 ( pre-eclampsia ) 症状: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
3. 羊水过多,>2000ml -导致胎盘早剥、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等。
4.  病菌感染
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 症状:胰岛素不足、生糖激素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
b.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vulvovagina candidiasis, VVC ) 症状:外阴奇痒,白带增多,尿频,尿痛,性交痛等。
c.  肾盂肾炎 ( pyelonephritis ) 症状:尿路刺激症状。
d.  无症状菌尿症 ( asymptomatic bacteriuria ) 症状:频尿、尿急、尿痛、耻骨上痛等。
e.  产褥感染 ( puerperal infection ) 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
f.  乳腺炎 ( acute mastitis ) 症状: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等。
 
对胎儿的影响
1. 流产 ( miscarriage )
2. 早产 ( preterm birth )
3. 先天性畸形 (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
4. 低血糖 ( hypoglycemia ) 
5. 黄疸  ( jaundice )
6. 高血红细胞 ( polycythemia )
7. 低血钙 ( hypocalcemia )、低血镁 ( hypomagnesemia )


妊娠糖尿病管理治疗
自我护理
1. 饮食调节
·  控制总能量
· 均衡营养
· 少量多餐
· 高纤维饮食
· 饮食清淡

2. 自行检验
· 通过糖尿病检测试剂盒( glucose test kit )自行检验血糖状况

3. 适量运动
· 运动量需要根据孕妇健康状况而定。
· 双胎妊娠、胎儿发育迟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1型糖尿病孕妇不适宜采用运动疗法

4. 注意卫生
·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 避免使用公共厕所,预防各种感染。

药物治疗
1.  胰岛素 ( Insulin )
2.  磺酰脲类药物( sulfonylureas, SU )
3.  二甲双胍片( metformin )